换个角度看自己
2009-09-06 11:02:48   来源:梅州千佛塔寺   评论:0 点击:

     学习《华严经》十地品的第六地时,常听到师长说过这么一句话“我生我死为苦本,无我我所何苦患。”确实值得我们去反思。
    《华严经》十地品的第六难胜地,就说到了十二因缘,众生入、住、出、受胎,随业流转生死的整个过程。老法师教导我们,先从有我来观无我。依真起妄的相续相,才呈现出十二有支,即是十二因缘(无明、色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、死)。妄计所执,认为有个实在的我存在,缘起十二有支,流转生死。而我们的串习是越虚越妄,越妄越迷,越迷就越执著。想想,在我们日常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?
    一样的人生,异样的心态,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。如果能够跳出来看自己,以乐观豁达,体谅的心态来观照自己,认识自己,不必荷求自己,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,突破自己,然而佛法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了解自我,战胜自我,超越自我。当痛苦向你袭来的时候,不妨跳出来,换个角度看自己,勇敢地面对这多元化的人生。在忧伤的瘠土上寻找痛苦的原因,教训及战胜痛苦的方法,让灵魂在布满荆棘的心灵上作出勇敢的抉择,去寻找人生的真谛。
    人类的一切痛苦都起源于自己,因为执著自己的欲望。只有舍弃欲望跟执著,解脱自己,才能得到永远不变的心灵的平和。生活中无论是遇到顺境还是逆境,令你生气与高兴的人已经走远,你还在为他生气,何苦呢?大德曾说:“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。”不妨换个角度觉照自己,你就会认识到生活的苦、累或不开心、舒坦,取决于人的一种心境,它牵涉到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事物的感受。
    我们的人生总是免不了嗑嗑碰碰,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生气,或遇到天灾人祸而痛不欲生等等。记得有位大德曾说:“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,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。”这话很有哲理,它引导我们要会解脱。说到这里,想起了一个故事:
    在夏日的傍晚,有一个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船夫救起。
    船夫问:“你年纪轻轻的,为何要寻短见?”
    少妇回答说:“我结婚才两年,丈夫就遗弃了我,接着孩子又病死了,你说,我活还有什么乐趣?”
    船夫听了沉呤有顷,说:“两年前,你是怎么样生活的?”
    少妇说:“那时我自由自在,无忧无虑呀!、、、、、、”
    船夫问“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?”
    “没有。”
    “那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,现在你又自由自在,无忧无虑了, 请上岸去吧!……”
    话音刚落,少妇已在岸上了。船和船夫则不知去向。少妇恍如作了一个梦,她揉了揉眼睛,想了想,便离岸去了。从此,她没有再寻短见。
    少妇回心转意,是因为她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,因而看到了一种生命的曙光,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力度。在很多时候,所有的苦难与烦恼都是靠自己断的,这时,我们不妨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。

相关热词搜索:换角度看自己

上一篇:弟子的心声
下一篇:降伏自我,于病苦中的的感悟

分享到: 收藏
版权及免责声明
  •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。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,请尽快与本站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