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因缘说到“空”
2010-04-01 10:56:02   来源:梅州千佛塔寺   评论:0 点击:

从因缘说到“空”
      林  竹
——编者语
   “空”—— 是佛陀说法的核心。所以,佛教有“空门”之称。正确解“空”,是正确读经的关键。遗憾的是,长期以来,关于“空”有太多的错解、误解,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。
     、罗林竹先生,非我佛门中人,写有《金刚经•札记》十二篇。他是为了自己读通《金刚经》而去弄清有关问题所写下的笔记,本意不在发表。现在,我们得其中一篇《从因缘说到“空”》刊出。文中把“空”的含义明晰地归结为“无我”、“无常”的空二律,并对之作了浅显易懂的解释,对人们正确解“空”,将会有启发与帮助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“空”——是佛学体系中最为神妙的思想。释迦牟尼及其后律者,把宇宙间一切物质性、精神性的事物、现象的“空”性,作为最高、最深层次的认识对象,称之为“实相”、“真如”、“佛性”、“如来”、“佛”等等。“佛法要领,不出般若。”①释迦牟尼自己,在四十九年的传法生涯中,花去了二十二年的时间,着力宣说般若法门,其核心就是说“空”。
    因此,不知“空”,就难以读通佛经,难以读通般若类经,更难以读懂佛经之母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(简称《金刚经》)。
    那么,“空”为何义?
    佛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思想体系,其产生、发展、形成的过程,充满着曲折和矛盾斗争。“空”的思想,是在这个大过程中产生、发展、形成的。因而,同样存在着复杂性、矛盾性的特征。佛学传进中国之后,对“空”的诠释,被搞的最为混乱,迷信化、神秘化、望文生义的各种解释,五花八门,令人眼花缭乱,无所适从。上述的这两种情况,我们在此只点到为止,不去展开。我们所要着力的,是删繁就简,把住主脉,找出一条可靠的近路,直叩“空”门,探索“空”的真实函义。
    路在何方?
    且看释迦牟尼在《大乘思益经》②中的两首倡诗:
       诸法因缘生,
       自无有定性。
       若知是因缘,
       则达法实相。

       若知法实相,
       则能知空相。
       若知空相者,
则能见导师。

    真使人欣喜!
    这不正是佛祖指引的通往知“空”的路径吗:从因缘生法入手,明白了“诸法”、“无有定性”的必然性,就能“达实相”,“知空相”。“见导师”。“实相”、“空相”、“导师”,词异而义同,说的都是“空”。因此,弄清楚为什么“诸法”会“无有定性”,就能知“空”。
    因缘,就是“因缘观”,也称“缘起论”。它是佛学体系的基础理论。据梁启超说,其篇幅不下几百万言。它包含的内容,有所谓“三相”、“八门”、“十一义”之说。它的中心是“诸法由因缘而起”,即宇宙间一切物质性、精神性的事物、现象(“诸法”),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成的。《维摩经•佛国品注》说:“力强为因,力弱为缘”,即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条件为因,次要的辅助性作用的条件为缘。(类似于辩证法所说的内因和外因)。一切物质性、精神性的事物、现象的出现,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。而由因缘和合所生成的 “诸法”,即一切物质性、精神性的事物、现象,无一例外地有两大特性,一个叫“诸法无我”,一个叫“诸法无常”。
    关于“诸法无我”,有一首佛偈:
        若此有则彼有,
        若此生则彼生。
        若此无则彼无,
        若此天则彼灭。③
    赵朴初先生对此偈诗解释说:“这四句是表示同时的和异时的互存关系,......如师生关系:有老师则有学生,有学生则有老师;无老师则不成其为学生,无学生则不成其为老师。这是同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......如种子和芽的关系:因为过去先有种子,所以今天才能有芽生;也因为今天有芽生,过去的种子才名叫种子。这是异时的互相依存关系......总之,无论其为同时或异时,一切现象(法)必然是某种互相依存关系中存在的,没有任何一个现象可以说绝待(绝对)的存在。”④
    就是说,任何物质性、精神性的事物、现象的有、无、生、灭、并非全由其本身单独决定,独立存在,而是彼此互相联系,互为条件,互相制约,互为依存。对此, 《杂阿含经》就举例比喻说:三捆芦苇互相支撑而立,少了一捆,其余二捆就会倒下,拿掉两捆,剩下的一捆更立不住。就像中国民间谚语所说“一个篱笆三个桩,一个英雄三人帮”,道理是一样的。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,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:一只灯泡的亮起或熄灭,并不完全由灯泡本身所决定,而与电厂、电线、变压器、开关等息息相关,那个环节的变数,都会影响到灯泡的亮熄。再如:某种乐器发出的音响效果,与乐器制作材料的好坏、制作者手艺的高低、演奏者的水平程度,乃至于音乐厅的设备等条件有关,并非单由某一因素所决定。
    因此,“诸法无我”⑤中所说的“我”,不是单指“我这个人”而是泛指任何个别的物质性、精神性的事物、现象。“无我”,不是事物、现象“我”本身无存在,而是指“我”的产生、存在、特性,“我”本身无完全的自主权、主宰权和决定权,而与相关的方面互相联系、互相制约,与万有相依存。“无我”,简单地用现代语言来说,就是“依存”。
    关于“诸法无常”,有一首偈诗:
       诸法因缘生,
       诸法因缘灭。
       因缘所生法,
       此中无有常。
    常,固定不变而又永恒存在。无常,没有静止而又永恒的存在,一切都在流动、变化,生生灭灭,永不停歇。
    因缘所生之法(事物、现象)包括色法和心法,即物质性(色)和精神性(爱、想、行、识)两大类。
    释迦牟尼佛祖说:“色无常”。⑥即物质性的事物无常。这种情况,大到宇宙间斗转星移,日出日落,沧海桑田,生命之幼、小、壮、老,草本之花开花谢,小到细胞的新陈代谢,电子的绕核旋转,等等皆是。《佛说无常经》前的偈颂就说:“生者皆归死,容颜尽变衰。强力病所侵,无能免斯者;假使妙高山,劫去皆坏散。大海深无底,亦复皆枯竭;大地及日月,时至皆归尽。未曾有一事,不被无常吞。”
    释迦牟尼佛祖又说:心法无常。“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变,异生异灭。犹如猕猴游林树间,须臾处处攀捉枝条,放一取一。”⑦在《金刚经》中又说: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”僧肇解释说:“过去已灭,未来未起,现在虚妄。(因为说“现在”,“现在”即成过去——引者)。......岂有前念,今念,后念可得也。”
赵朴初先生对两者概括性地解释说:“宇宙的一切现象......它的性质是无常的,表现为刹那刹那生天的......照佛教的教义,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。佛教把主张‘有永恒不变的事物’的见解叫做常见,认为其是错误的。”⑧
    在我国古代,与释迦牟尼基本同时的孔子,其逝者如川流不息的思想,道家关于“物之生也,若骤若驰,无动而不变,无时而不移”的描述,以及古希腊的先哲赫拉克利特关于“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”的命题,讲的也都是“无常”。
    国内外的民间,有许许多多这一类的小故事。例如:一条小河的上游,住着开柴草店的富人,下游住着打柴草的穷人。有一年发大水,富人堆放的柴草被卷进了河里,变成了穷人,下游的穷人则捞起柴草,变成了富人。大水使富人和穷人的位置完全流转过来了。再如:桔生淮南则为桔,桔生淮北则为枳,条件变了,结果不同。
    因此,“诸法无常”,揭示的是:物无恒姿,意无定检;一切都在流变生灭,无有固定不变的永恒存在。“无常”,简单地用现代语言来说,就是“流变”。
    综上所述,因缘所生法(事物、现象),皆“无我”(依存)、“无常”(流变),因而决定其:“自无有定性”。定性,也译作“自性”。“性”,在佛学中,是指事物、现象,具有自足、自立、自存的特性,不依赖任何条件而存在,不流变生灭。但是,宇宙万有,无不为因缘和合的结果,不存在任何不依因缘,不与万有相依存而又不流动、生灭的定性,即“无有定性”。所谓“因缘所生法,是即无自性。”⑨而宇宙之间,“未尝有一法,不从因缘生,是故一切法,无不是空者。”⑩所以,这个“无有定性”就是“空”。也就是说,“空”的含义就是“无我”、“无常”,简单用现代语言来说,就是“依存”和“流变”。
    据《杂阿含经》记述,当阿难问“无我”,“无常”最后是否都归向了“空”时,释迦牟尼非常高兴地给予了肯定。
    为方便起见,不妨且把“无我”、“无常”,也即“依存”、“流变”,称之为“空二律”。从这个“空二律”,可以看到:
    一、“空”所述说的,不是事物、现象有无存在的问题,而是如何存在的问题。
    二、“空”既不是物质性的,也不是精神性的,而是来自两者而又不超越两者的共同本性。
    三、“空”,是一种存在论,一种发展观,一种教人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一切事物、现象,而要从整体的联系上,从发展变化上去观察、把握和处理一切问题的认识论。
认识这三点非常重要! 它将使人在诵读佛经时,领到一张通关证,打通障碍,直入空门,即见如来。
(本文节选自《金刚经•札记》一书)
  
 注:
    ①见江味农《金刚经讲义》。
    ②对大乘经,有主张非释迦牟尼所说。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大乘经是释迦牟尼所说。
    ③⑧引自《中阿含经》。
    ④引自赵朴初:《佛教常识答问》。
    ⑤转引自董子竹《与南怀瑾商榷——金刚经到底说什么》
    ⑥⑦引自《杂阿含经》
    ⑨引自《十二门论•观因缘门》
    ⑩引自《十二门论•观四缔品》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什么是烟供及烟供仪轨
下一篇:梅州客家地区的佛教香花

分享到: 收藏
版权及免责声明
  •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。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,请尽快与本站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