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与生活
2007-06-14 14:30:11   来源:互联网   评论:0 点击:


       佛法的要义包括在禅学里,但一般人所体会的禅,往往停留在“不立文字、直指人心、见性成佛”阶段。殊不知“禅”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艺术。透过“禅”,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,活出幸福美满的人生。因此,目前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禅的智慧,特别是生活在紧张、忙碌而又多欲的现代社会,最需要禅的洗涤,求恢复心灵的自由,披露生活的真情。
 
       “禅”,依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的定义是:“外离相即禅,内不乱即定,外禅内定,是名禅定。”又说:“内见自性不动,名为禅”;“但见一切人时,不见人之是非、善恶、过患,即是自性不动。”
 
       由此,可知“禅”在现代的意义,乃是要具有“超越”现实之是非、善恶、美丑、生灭....等等对立法的智慧,不为外在尘劳的事相所影响,同时在内心中常存正知正见,具有宽容的人生观,这就具有“禅心”的人了。换言之,一个人必须懂得放下一切虚荣,放下跟别人互别苗头,放下不合理的欲望、烦恼,这是佛法上所谓的“真空”;然后依据自己的本质,自在地生活,好好的实现人生的抱负,这是佛法上“妙有”的境界;而“真空妙有”就是“禅”,也就是要我们在生活当中,能够不被外境(如喜怒哀乐、人我是非)所转,进一步能够转境,如此在现实生活当中,便会过得快乐和自在了。总之,“自性空”不碍“缘起有”,所以无妨因果的建立;而“缘起有”不忘“自性空”,所以没有万法的执著,这可说是“禅”的最高境界了。
 
       “禅”也教我们在人与人相处时,要留有“空间”,如此彼此就没有计较、没有对立,友谊自然流露出来。例如,家庭、社会或国家的每一成员,能够互相尊重,互相宽容和尊敬,彼此就会减少摩擦,这就是“空间”,也就是“禅”的智慧。一个冲突、一次车祸、一起战事、一场灾难,都是因为失去“空间”或“禅”的智慧而造成的。
 
       因此,在禅者的眼里,“宽容”是性情的空间,所以有容乃大;“从容”是作息的空间,所以要稍安勿躁;“戒律”是自我的空间,所以要遵守戒律,才能不役于物;“布施”是实现慈悲的空间,所以有布施才有欢喜。读书太用功了,必然失去原创性的智慧,因为失去了自我思考的空间;爱情太执太深了,必然会产生烦恼和痛苦,因为彼此没有空间可以回旋;个性太急躁了,就会刚愎自用,而坏了大事,因为丧失了洞察事理的空间;工作太忙碌了,就失去生活上种种情趣,因为没有空间让自己恬适下来欣赏生活。
 
       因此,“禅”要我们日常生活中,能随时保有适度的空间,破除一切执著与烦恼,并且不与别人竞相比较,这才是禅者的生活;总之,唯有放下一切贪执、不安及防卫的心理,我们才能看到光明的自性,呈现光明自在的人生;也唯有把一切尘劳、烦恼、争夺、高傲和自负通通放下,我们才能活在丰富的人生之中。

相关热词搜索:禅意 生活

上一篇:矮国王
下一篇:终南茅棚听故事(一)

分享到: 收藏
版权及免责声明
  •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。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,请尽快与本站联系!